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石窟旅游景点

石窟

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龙山中的龙山石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始凿于元代(1271-1368年)初年,由道人宋德芳主持兴建。与云冈、龙门等佛教石窟相比,龙山石窟的规模并不十分大,主要有虚皇龛、
南龛石窟,即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后,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始创于南北朝,随庙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
龙游石窟位于龙游汽车北站东面1公里处,是一处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大型地下建筑群。在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似有规律地分布了24个大大小小人工开凿的洞窟,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如今已开发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其中北周造像最为精美,隋代
仙佛寺在来凤县城东7千米的酉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我国开凿年代最久远的石窟寺之一。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仙佛寺建凿于(东晋)咸康元年五月(公元335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开凿年代早于敦煌莫高窟(前秦建元二年,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支脉,开凿于公元七三八至一二五三年,及少数元、明时代作品。这里山清水秀,怪石嶙峋,三月的石宝山满山翠松,浓荫掩径,远眺石钟山像是如来的头部,花状的突起物更像如来头部的卷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
巩县石窟巩县石窟 位于巩义市东北9公里大力山下。初建于北魏景明年间(500—503),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坐北向南,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