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甘肃 > 临夏 > 永靖县 >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第169窟

第169窟,它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天然石洞。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窟内现存佛龛2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佛龛为第6、第7龛。第6龛位于窟内北壁,是一个平面半圆形的三瓣莲式的背屏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造型生动,表情丰富。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跌坐于莲花台上。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富于动感。菩萨高发髻,而部表情,与佛像基本相同,披肩长发,佩有铃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和手环,下面穿一大裙,左手下垂握巾带,右手亦握巾带于胸前,站在半圆形覆莲台上。佛、菩萨的面部、胸部及四肢部分,涂以白色,眉、眼、耳以墨线勾勒,衣裙施以彩绘。佛与菩萨背、项光也施彩绘。佛的圆形背、项光外围均绘有火焰纹。背光内绘伎乐,左、右各五个,均高髻,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双足裸露,分别持箜篌,击腰鼓,奏排箫,姿态各异。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龛内北壁大势至菩萨上方彩绘十方佛,上、下两排,均高肉髻、圆脸,着通肩大衣、禅定印、结跏趺坐。佛的面部涂白色,眉、眼、鼻、嘴均以墨线勾勒。[4] 

第126窟

第126窟。开凿于北魏。平面方形、低坛基、穹窿顶窟。高3米、深2.9米。龛内正壁雕并坐二佛及二菩萨。佛均半结跏跌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座下北侧一长方形龛内雕有一供养弟子。北壁雕一交脚菩萨及二菩萨,交脚菩萨坐在方座上。台座下雕二只狮子。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萨等佛像外,各壁从顶部到底部几乎布满了浮雕。全窟共有雕像112尊,为炳灵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同时,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雕造精湛,并有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造窟题记,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4] 

第6窟

第6窟。创建于北周,是炳灵寺石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平面长方形、低坛基、平顶窟,高2米,深1.9米。南北两壁雕菩萨立像各一尊,均戴宝冠,前胸敞开,披巾于腹前交叉下垂,着长裙,手执净瓶、念珠等法物。壁上绘有宝树、千佛。宝树上下连续,形成竖格,千佛在两树之间,如同在广阔茂密的树林中静坐修行。南壁下方画着山岩之间的一株大树上,有猿猴攀援、鸟雀停伫,讲述的是著名的“猴王本生”故事。一群猴子在国王园中觅食,国王命人围捕,猴王带着群猴逃离。路上遇到一深涧,群猴不能跃过。于是国王以自己的身体为悬桥,使群猴得以安全逃走。待追猎者赶到时,只见二只喜鹊憩息在树枝上,并无扰动,猎者就转到另处追寻。像这样完整的壁画,在全国其它同一时期的洞窟中并不多见,因而显得十分珍贵。[4] 

第3窟

第3窟。始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平面方形、平顶窟,高3.5米、深3.1米

。此窟的重要价值在于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塔高2.23米、塔基宽1.40米,塔为单层、方形盝顶。塔座四沿遗留有孔眼,可知座上曾有勾栏。座正面设弧形踏道。塔身为仿木构建筑,四面各分三间,正面中间开一门,门内塔室中空,可能原来曾有造像,从塔身比例及造型推测,此塔是对于殿堂内佛帐的模仿。盝顶中心为叠涩须弥座的刹座和山花蕉叶及覆钵。此塔整体及细部均具有初、盛唐的风格,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教石窟形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这种把印度塔建筑中的某些特点,巧妙地融会在中国民族建筑形式,在全国其它石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炳灵寺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同中国其它几个著名的石窟寺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这里的石雕、浮雕佛塔很多,这在其它石窟中是少见的;第二,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雕或塑有卧佛,这在其它石窟中也是没有的;第三是密宗壁画较多。这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正因如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4]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
太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是道教全真派在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宫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太清宫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也是辽宁省和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太清宫初建之时规模很小,经过
龙船水乡是利川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包含水莲洞和三渡峡二大风景区,顺清江泛舟而下,江水碧绿如缎,风光秀丽,春意盎然;两岸山峰耸峙,波光峰影,丛林相映,充满诗情画意,至散水换舟入洞。龙船水乡恬静幽雅,充斥着天然景观与人工造
抗日山风景区,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景区占地2000多亩,依山而建,大小景点有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气势恢弘,景色秀丽,巍巍壮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素有“中国
  李大钊纪念馆包括展览馆和故居,其中展览馆座落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经0中央批准,河北省委立项,于1996年8月18日奠基,1997年8月16日落成开馆,-同志出席典礼仪式,展览馆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8680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坐落于“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大营街地处玉溪大河下段,境内九龙池河、西河、洲大河等九龙溪流均汇流于大营街左前方的玉溪大河。“九”,数之极也,“极”,又是“吉”的谐音,按民间的说法,大营街是“九九归
实胜寺全称为“莲花净土实胜寺”,位于沈阳市区,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实胜寺始建于1636年,是由清太宗皇太极赐建的皇家寺庙,所以又称为“皇寺”。如今这座寺庙身处繁华的闹市,尽管寺庙的规模已不如鼎盛时期,但香火
广州动物园位于先烈中路东段,兴建于1958年,总面积为43.3万平方米,是我国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 园内树木葱茏,花繁草茂,生机盎然,所有动物笼舍排列有序,掩映于红花绿叶之中,具有南方园林特色。 广州动物园共有选自全
沛县汉城,作为汉家天子故乡,举世公认的汉文化景点。汉风风化天下,汉韵润泽九州。沛县汉城位于沛城中心,占地66公顷,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等大型仿汉建筑群组成。歌风台重檐飞阁,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刘邦酒酣
沧源崖画谷旅游风景区位于临沧市沧源县佤族村寨勐来乡,因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古崖画而闻名海内外。目前所发现的崖画群共15处,古崖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佤族远古先民狩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技及宗教祭祀等活动,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