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风光
翠屏金塔

翠屏金塔是波月洞中石笋的精品。1982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就以此台为白骨精的卧塔。左边是一块扁平高大的石笋,好象绿孔雀舒展的尾屏,右边是一根圆锥形的石笋,却犹如一座金色的宝塔,所以我们把这一景称作“翠屏金塔”。
将军厅

将军厅因此景中间有一石笋像一位威武的将军而得名。将军厅全长30多米,高15米,整个洞府宽广宏伟,气势磅礴,钟乳石挺拔,石笋丛生,石幔高挂,石柱巍峨,石帘低垂,石花瑰丽,石瀑飞流,一步一景,目不暇接。而将军厅内有一景观名叫银河飞瀑,而是波月洞一大奇观,这块由石灰岩流蚀形成的大型石幔,宽约10余米,高8米许,至今仍有薄薄的清泉从顶端均匀地往下流淌,远远望去磅礴壮观,有一泻千里之气势,使我们自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在石瀑布旁边的上方,传说是月香姑娘晾披纱和筒裙。其实是石盾,它是由略具压力性质的裂隙水从裂口流出时形成的。从裂隙口开始,形成上下两个板面,并向外呈环形逐层生长。若流水量较大,从穴盾周缘裂口流出的水,可向下形成石钟乳或石幔,并与盾面组成一种“圆顶蚊帐”的形态,也叫盾帐。所有这些在岩溶地质学上均称为次生化学沉积物。
海天揽胜

海天揽胜是波月洞一绝。洞顶为一整块巨大的石灰岩,上面布满了很多网络状石槽,这些石槽都有很深,最深的地方有1.6米,这么深又这么大面积发育的石槽,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据地质学家考证,早在几千万年前波月洞是一条地下河,这些石槽是由于地下河水上涨,长年累月冲刷、溶蚀而形成的,象这样的石槽在现有开发的溶洞中,只有波月洞才有如此壮观的景致,游人到此,产生一种错觉,还以为是秦始皇的兵马俑呢?所以,网络状石槽是波月洞的第一个世界之最。大家想象一下,这些石槽密布在我们的头顶上仿佛就象一片变幻莫测的云彩,那么在云彩下面则是烟波浩淼的海洋。只见海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石龙齐飞。海天相接,波诡云异,气象万千,非常壮观,这一景就是“海天揽胜”。
猴王宝座

迷宫是波月洞中一个集天下岩溶景观之大成的洞厅,迷宫之迷在于它崎岖,景色神秘,人进入其中后,往往被琳琅满目、形态奇特的岩溶景观所迷失方向。迷宫大厅中央有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时留下的猴王宝座。
巨型石坝

巨型石坝,坝高二米多,和千丘田属同一种类,只是它比千丘田大的多,也高得多。南斯拉夫有一个叫“甘齐洞”的溶洞中有一座高度仅为1.43米的石坝,在当时就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那么与之相比,我们这座石坝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了。
(本文图文取自波月洞风景名胜区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