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江苏 > 苏州 > 金阊区 > 留园
留园路、中医院

7:30-17:30(3月1日-11月15日)

7:30-17:00(11月16日-2月29日)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55.0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5.00元

苏州市姑苏区阊门外留园路338号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黄石叠石,似为当年遗物。

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刘恕喜好法书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多承袭此风,逐渐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刘恕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嘉庆七年(1802),著名画家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俞樾作《留园记》)。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并廷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园林专家和技艺高超的古建工人。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90年代,又修复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来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

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A(5A)级旅游区(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大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开元寺的景点沿着中轴线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
鹿回头雕像鹿回头公园位于三亚市东南3公里处的鹿回头半岛上,是海南岛最南端的山头。鹿回头山三面环海,状似坡鹿,高275米,登上鹿回头山顶,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鹿回头公园以“情爱文化”为主题定位,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誉。
又名重华岩,为一宏大的石灰岩溶洞,洞口有一高数丈的岩石,在日光的斜照下,变得紫气缥绕,故称紫霞岩。紫霞岩分外岩和内岩。外岩甚为宽敞明亮,下有石田,级级相承,水从石顶洗涮而下,流入石田之中。内岩从外岩右侧一洞口进入,岩
柳子庙坐落在永州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南宋始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建。柳子庙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面对愚溪,背靠青山。庙为歇山顶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县城内,现在的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边。荣县军政府旧址,是辛亥革命中首义的荣县独立后,吴玉章等革命者处理军政事务的地方。属于清代三合院式古建筑,旧县署的三堂、后堂及两边的厢房组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
古堰画乡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23公里,景区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河川保存完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的第一个“摄影之乡”的主要创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安县境内,史载舜皇山为舜帝南巡驻陛之地。相传舜帝南巡路径被这里的奇丽山水所吸引,立意在此居住,狩猎、捕鱼、耕作,福泽于民,故得名舜皇山。整个公园旅游面积近3万亩,划为杨江源、马头山、御陛源三个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
位于黄梅县五祖寺南100米,北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宜和三年(121)。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通高5.1米。覆钵莲瓣宝瓶塔刹。方形仰覆莲须弥座,边长1.9米,角设托塔力士。底层塔身东壁设一龛,内置佛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