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湖南 > 娄底 > 新化县 > 紫鹊界梯田 > 景点列表

景点列表

龙普、石丰梯田

龙普、石丰梯田披挂在或陡或缓或大或小的山坡上,层层叠叠横躺于天地间,片片相连数千亩,梯梯相垒几百台,高高低低,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顶垂挂下来直抵山脚,以磅礴而孤傲的气势展示着自己博大的胸怀。龙普梯田景观分两部分,东部一组、八组的梯田,从高山上往南远眺,只见梯田密布于山山岭岭之间,气势磅礴,曲线婀娜,巍巍壮观。尤其是清晨,阳光洒满田畴,面与线显得更加突出,点缀于田园阡陌间的座座板屋,炊烟袅袅,融入薄薄轻纱晨雾之中,营造出一种近处清楚,远处朦胧的意境。水奉公路在这片梯田中盘旋,似山舞银蛇,美不胜收。

梯田雪景

石丰梯田从灵公庙往下看,则是另一番景象,梯田盘绕于座座小山之上,尤如众星捧月。若继续往西前行即到黄鸡岭,再回过头看石丰梯田,其形状其壮美更让游人赞叹不已,而黄鸡岭300亩贡粮梯田,老庄梯田、龙湘梯田又无限地沿着山势延伸。

云海

龙普梯田、石丰梯田南临锡溪河,一年四季有60日以上可看到雾气或者骤雨后形成的大片云海,其云雾在山黛之间流动,在梯田之中飘缈,如临仙境。特别在这里看日出,天边的朝霞与地面的白雾交相辉映,其色彩瞬息万变,幻化无穷,可谓天下奇观。

春满梯田

瑶人冲观景台

紫鹊界秦人梯田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二千余年历史。苗瑶两族是紫鹊界梯田这个人间奇迹的始创者,是多民族先民共同创造的伟大成就和稻作文化遗存,充分展示了紫鹊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稻作文化。宋代汉官章惇在《开梅山》一诗中写道"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畬田”就是对当时新化苗、瑶等民族开发山地梯田的真实写照。 

瑶人冲梯田景观由两条山脊一个凼,形成一个“凹”字,西端山梁,从山下一直延伸到山顶,多达200余级,似一座铁塔,梯田坡度都在25—50度之间,而水土从不流失,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连一条像样的水渠也没有,更无需人工引水灌溉,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抒写着瑶人开凿梯田的丰功伟绩。据文物专家考察,在这里曾找到过瑶人遗留下的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等历史遗址,所以这里取名为瑶人冲。

雾锁梯田

长石梯田

长石梯田是紫鹊界最壮阔,层次最丰富,形态最美观的梯田。漫山遍梁,层层重叠,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净如鳞的波纹;近看阡陌纵横,仰观梯田整齐如登天云梯,俯视水面闪亮,田梗蜿蜒曲折,如泼墨山水画。

白水梯田

白水梯田顺着山势弯曲或凹或凸、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明或暗,有的如弯月成叠,直至苍穹;有的如长蛇狂奔,满山遍野,一条条蜿蜒的田埂,曲折有韵,仿佛在神仙的画笔下隐隐而出,绘成变幻的弧线。

金龙梯田

从来时坳至丫髻寨之间,连续有12道山梁,起起伏伏,弯弯曲曲,而就在这山梁上开凿出几千亩梯田。宛若12条金龙,争相竞越,直撺山巅。每当下午时分,侧逆光洒在梯田的水面上,当阳的亮面与背光的暗面,将梯田清晰地映入眼帘,尤其感觉出梯田的伟岸。傍晚阳光在西边的晚霞中透过,无数光柱从红霞中倾泻下来,与梯田融汇成无与伦比的奇观。

紫鹊界生态环境优美,梯田密集,形态原始,阡陌纵横,线条流畅,山高水长,板屋交错,充分展示出梯田的自然美、古朴美、形体美、文化美。尤其是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使紫鹊界梯田更加婀娜多姿,如临人间仙境。

月牙山观景台

月牙山观景台的梯田线条流畅、飘逸,弧线度强,形似天上的小月牙,月牙山因此而得名。

此处四周的梯田排列有序、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像一条一条的等高线,极具形态美。

九龙坡观景台

“山高高,水长长,层层梯田入云端”。站在九龙坡观看气冲云霄的梯田,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乐趣。远眺,九道山梁若隐若现,恰似九条神龙在争相竞越、直撑山巅.一道道山梁,像极了九条竟相飞飞天的神龙。如果你走进梯田细看,你可以看到梯田中央有一块天外飞石,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绝非人工制成,这就是相传龙的左眼,龙的右眼就在前面板屋的正前方,它的左眼和右眼是完全大小一致并且对称的。

月牙山地表土壤是沙壤土,这些土是不会沾手的。可以看出这些土就象吸水的海绵一样,而且它的孔隙率高达39-57%,每立方土壤可吸收水0.2-0.4吨。

丫髻寨观景台

丫髻寨分为丫髻寨观景台和紫鹊阁两个部分。紫鹊阁位于海拔1200米的山顶,丫髻寨观景台海拔1080米。极目展望,紫鹊界梯田四季美景尽收眼底。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直挂山麓;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波涌天涯;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砌入云雪;隆冬,雪兆丰年,似环环白玉,山舞银蛇。拂晓观日出,手捧金苹果;春夏观云海,欲上琼楼玉阁。

那点点蜗牛似的板屋宛如佛珠散落在缥缈的山水之间;炊烟袅袅升起;依稀的鸡鸣狗吠声、叮咚的泉水声与天籁之声交织在一起。这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诗画难书。

八卦冲观景台

梯田漫山遍野,层层叠叠,曲折有致,仿佛是山水画家笔下灵动飘逸的弧线,好似充满神秘和灵气的大地雕塑,像一张信手抖开的八卦图,八卦冲的取名由此而定。

八卦冲梯田最大的特点是小巧、精致、灵动、飘逸、秀美!这是景区最美、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最点。说到八卦冲的小巧与精致,民间还有蓑衣丘、斗笠丘的说法。为什么叫蓑衣丘、斗笠丘呢?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紫鹊界的梯田面积很大,人平占有一亩以上的梯田,所以每户农户家的梯田丘块特别多,相传一个田农到这里挖田累了一天,明明记得自己有28丘田,但数来数去都只有26丘。眼看天就要黑了,他心想,还是回去吧!他捡起斗笠,原来斗笠下覆盖了一丘小梯田,他再捡起蓑衣,蓑衣下又是一丘田,所以就有了斗丘、蓑衣丘说法。

老马凼观景台

老马凼是由两面大山并排耸立,这里的梯田坡度陡峭险峻,好似天马飞落谷底,一鸣惊人。

传说南宋时期,紫鹊界出了能征善战的飞将军奉朝瑞,时任邵州招讨史,他奉命率族南征,驻军江东,他战功赫赫,降服了三十六蛮峒。在一次战役中,他血洒疆场,英勇献身。他亲密的战马驮着将军血染的铠甲,奔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回归故里紫鹊界,真是老马识途啊!相传这匹战马从此隐居在这个谷底不愿离去,每天悲鸣不已,思念他的主人。此观最台就是以这个历史故事而命名。

紫鹊界梯田的民居,始终保持着几千年来的干栏式建筑风格。

每栋为独立的小院落,有足够的空间做菜园,植有果木,风水树等,干栏式板屋,上下两屋,这种建筑的原始创意,与山区多野兽和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有关。每栋板房的朝向各不相同,因为这里有一个风俗,建房时,必请风水先生看风水,不可与五行相冲相克,必须与房主人的生庚八字相生相宜,方能确保人丁安康,六畜兴旺。

此外,每栋板房的外干墙上镶有几块醒目的白色方块,这是为什么呢?一是源自于紫鹊界人的好客,很早以前这里用的不是电,而是用煤油灯,白色方块可以反射月光,让人知道此处有人家,方便路人问路或者是借宿;二是有辟邪的说法;三是这些方块是用竹片织制刷上石灰而成的,可减少树木的使用量,达到节省材料、保护森林的目的。

贡米岭观景台

贡米岭梯田由黄鸡岭、蛇行岭、卧虎岭等12座岭组成,梯田镶嵌在沟沟岭岭之间。《新化县志》中记载,这里的梯田系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麻粉泥田,而且是日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坡,能种出优质香稻,进贡朝庭,故而取名为贡米岭。

更多景点
盐津豆沙关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距盐津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盐津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境内,由豆沙关、三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四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面积约70平方公里。景观有雄险的
沈阳科学宫坐落在青年大街南端,毗邻科普公园、五里河公园。科普展示馆是科学宫中的核心展馆,主要有三层,展示着百件科普展品,其中大半的展品可供观众直接动手参与。一层是基础科学展区,在这里你可以尝试踩脚踏车发电让小球浮起,
明祖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衣冠冢,也是其祖父的实际殁葬地。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命太子朱标修建祖陵,历时28年之久才大致完备,规模宏大,有城墙三道,金水桥三座,殿、亭、楼、阁千间,占地面积
 三九坞位于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镇,是在上海工作的南非人高天成,于2008年和朋友们来到这个避暑胜地,在游玩时,这位眼光独特的老外一眼就看上了三九坞村,于是他和朋友们在三九坞村租下了六套泥坯房,简单装修后,开始招徕外国人
南沙天后宫座落于国家级开发新区、自贸区──南沙区大角山东南麓,面对烟波浩淼的伶仃洋,依山临海、气势恢宏,宫殿建筑群按清代官方法式营造,风格典雅庄重,布局错落有致,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南沙天后宫的前身始建于明
姐告位于瑞丽市南4公里,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和缅甸的木姐镇相连,距木姐镇中心仅500米。国境线长约4公里,有9座界碑,镇北横贯着一条东达腊戍、曼德里,西至八莫、密支那的公路干线。姐告是我国大西南地区
琼台书院是粤剧《搜书院》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因此而闻名。一进书院,可看到两旁的鸡蛋花树,“鸡蛋花”又名缅栀子,花瓣洁白,花心淡黄,端庄高雅,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因此得名鸡蛋花。琼台书院主楼“奎星楼”,高二层,绿瓦、红廊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传说,蓬莱仙岛中的浮山从东海到南海,附于这里的罗山。并体而成罗浮山,成为百粤群山之祖和岭南道教文化的发祥地。罗浮山自然景观众多,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拥有山、水
抗日山风景区,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景区占地2000多亩,依山而建,大小景点有20余处。主体景观抗日山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气势恢弘,景色秀丽,巍巍壮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素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