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云南 > 大理 > 崇圣寺三塔
https://www.dalisanta.com/

在大理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负盛名的崇圣寺三塔,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

巍然矗立的崇圣寺三塔,正中间的大塔叫千寻塔, “寻”在古代是计量高度的单位,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是形容主塔之高。千寻塔实际高度为69.13米,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33年-840年),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级,塔心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呈纺锤型,线条圆润,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现存的唐代密檐式塔的代表,还有西安的小雁塔。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每座塔高度均为42.19米,为八角形楼阁式10级砖塔,每级塔檐上砌出模拟木构建筑的斗拱、平座和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

两座小塔距离大塔都是70米,三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千寻塔前照壁上有明代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所写“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高1.7米。据说大理地区多水患,要治水必先治龙,可龙只畏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塔上的大鹏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也就很少了。

一千多年前,人们是如何建造三塔的?民间一直流传着"堆土建塔"、"挖土现塔"之说,但是用这个方法建塔只是一种猜想。1978年至1981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的维修与加固。正是在这次维修与加固中,人们在塔身上发现了许多圆孔,据专家所考证,这些圆孔是当年建设三塔搭建脚手架遗留下来的,也就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大理人已经掌握了这种非常现代的建筑方式——搭脚手架来建设高层建筑。

崇圣寺三塔经历千年的风雨剥蚀,以及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虽然都已不同程度的偏离垂直线,并且呈倾斜状态已达400多年,但仍然屹立不倒。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多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的大地震,城内民房倒塌达99%,千寻塔只震落了塔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古人建塔,大致可以分为崇扬佛教,镇灾降邪和观赏三种功用。崇圣寺三塔集三种功能于一身,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

三塔之后的南诏建极大钟,原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南诏”为国号,“建极”是年号。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南诏国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记》中这样写到:“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遗憾的是,南诏建极大钟毁于清末战乱。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钟于1997年重铸,钟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295吨,为云南省第一大钟。

钟楼西边的建筑是1999年恢复重建的雨铜观音殿。雨铜观音铸于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传说当时高僧们以铜铸观音像,及铸至观音像一半时,铜已用尽,正在无奈之际,恰逢天降铜雨,满地皆为铜屑,取以铸像,不余不亏。于是取名为“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与三塔和建极大钟,共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中最重要的三大重器。

观音在大理人的心中地位崇高。雨铜观音殿可以说是大理观音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大殿内居中的2.2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有1.8米的贴金铜铸莲花座,莲花座上站立有8.6米高的铜铸贴金雨铜观音。重铸的雨铜观音根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重11吨。重铸的雨铜观音具有早期观音的特点:慈祥、善良的女性的脸,结实挺拔的男性身材,这是南诏中晚期大理地区男性观音向女性观音过渡的重要特征。雨铜观音默默地俯视着终年不断前来参拜的世人,其左手持净瓶,右手食指似在点甘露救化众生。

在雨铜观音左侧,靠东的一尊为在中原地区常见的水月观音,佛理尚“空”,好似“水中月”。靠西的一尊为特殊的观音——阿嵯耶观音,在大理地区才能见到;在雨铜观音右侧的两座汉白玉须弥座上,靠东铸有坐着的男身梵僧观音,靠西铸有手执金绳负石的观音,这两尊观音被大理人称为“观音老爹”和“观音老母”,他们都是阿嵯耶观音的化身。

在雨铜观音殿二楼上展示的是两幅稀世画卷的复制品。一幅是《南诏国史图传》,另一幅是《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

走出雨铜观音殿,景区前半部分的游览就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前往后区—恢复重建的南诏大理国的王家寺院——崇圣寺。

历史上的崇圣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了颠峰。根据史料记载,极盛时期的崇圣寺“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其规模之宏大,可见一斑。由于大理国时期佛教盛极一时,因此,大理国也被誉为“妙香佛国”。大理国22位国王中有9位在崇圣寺出家为僧。当时的崇圣寺是整个大理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佛教文化的中心,因此被喻为“佛都”。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毛泽东同志故居,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主要景点是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
蠡园位于风景秀丽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该园初为东西两座相邻的私家别墅园林,分别为1927-1937年建的蠡园和1930-1937年建的渔庄。1952年,对建于1927年的蠡园“百步碑廊”
· 钻觅天洞体验石洞探秘,登峰顶俯瞰海岸美景。- 门票 -淡季60元,旺季(4月1日-10月31日)90元;仰口索道的票价:单程35元,往返60元。- 开放时间 -6:30-17:30(4月-10月),7:30-16
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象征,龙塔又座落于黑龙江省,故此得名龙塔,也称为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龙塔设有丰富多采的项目展馆,塔座设有光影秀场、恐龙科普馆、东北民居馆,传承千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渤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1985年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年画专业博物馆。它坐落在华北平原沧石路边的武强县城,馆舍古朴典雅,富有传统民族特色。既是年画之乡的特征,又是展示、研究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殿堂。是河北省和衡水市命名的青少
十方普贤金像十方普贤金像位于峨眉山金顶,于2006年6月18日落成[1] ,通高48米,重达600多吨,建筑面积100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金殿、铜殿建筑面积1800㎡。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目前
无锡市梅园公园,南临太湖,北倚龙山,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便利。中国民族工业之"首户"荣宗敬、荣德生仲昆本着"为天下布芳馨"之宏愿,于1912年在此购地筑园,倚山植梅,以梅饰山,
· 登高看“天然大佛”等奇峰怪石。
防洪纪念塔位于中央大街北端的广场上,它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这座纪念塔外形宏伟,它的建筑设计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加之它所在的位置较为宽阔,因此成为游客们热衷留影的景点。防洪纪念塔全称为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
无锡影视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美丽太湖畔,是国家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首创的超大规模全沉浸式影视拍摄和旅游基地。无锡影视基地包括三国城、水浒城,是为拍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而兴度建的。地理位置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