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距湘潭城区6公里。彭德怀故居四周土墙围绕,附近竹木葱郁,是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普通农舍。
1958年、1961年,彭德怀曾两次回乡,1961年回乡调查时在此居住34天,接待来访的干部、群众2000多人次,并在此拟写5份农村调查材料供中共湖南省委参考。故居堂屋门楣上,嵌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彭德怀同志故居”匾额。还有彭德怀元帅亲手撰写的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
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彭荣华,都于1940年10月前后牺牲,遗体合葬在屋后面的山丘上。1998年10月彭德怀百年华诞之际,故居全面维修、复原,并按彭德怀1961年回乡时原貌陈列。同年正式对外开放,前来瞻仰的观众络绎不绝。
纪念园北接毛泽东故居韶山和刘少奇故居花明楼,南连齐白石故居白石铺和罗荣桓故居,距湘潭市、县城区40公里,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圣地和观光旅游胜地。
围墙
在彭德怀故居的最外面是一道围墙,是扩建的时候新修建的,为了和故居的风格色调保持一致,围墙被涂成了土黄色。在围墙的正中间有一道槽门,槽门的门楣之上有一道由祁阳石雕刻而成的门匾。祁阳石产自湖南的祁阳县,石质温润细腻,大多呈现出美丽的紫红色。门匾上雕刻的“彭德怀同志故居”七个字,由邓小平亲自所书。
庭院
小庭院里种有一棵桔子树和柚子树。这两棵树是彭德怀1961年回乡的时候,亲自栽种的。
正屋
正屋正中间挂有一幅彩色照片,是彭德怀穿着元帅服的照片,在两边的墙上,挂有一些活动年表,按照年份详细介绍了彭德怀的生平。
东前正房
东前正房原是彭德怀胞弟彭荣华夫妻的卧室,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铺,一张书桌,一个凳子、一个衣柜,还有一个洗脸架。建国后,彭德怀两次回故乡就居住在此,前后总共居住了36天。在此居住的时候,他白天要么接待来访的群众和干部,要么就是外出视察,或者是下地参与劳动;晚上吃过晚饭后,他就伏案撰写调研材料和报告。这卧室如今的布置,是按照彭德怀两次回乡的摆设原样陈设,没有做过改变。
东横屋
彭德怀另一个胞弟的住处位于东横屋,在东横屋的墙壁上挂有彭金华夫妇、彭荣华夫妇的遗照和生平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