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 20: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19:00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元,有半价票。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20元,有半价票。
联票
旺季:60元,没有半价票。
淡季:50元,没有半价票。
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康熙乾隆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瞩新楼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谐趣园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谐趣园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十里长廊彩绘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用“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半壁桥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自2000年来颐和园先后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AAAAA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园内景色

昆明湖

昆明湖

十七孔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