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区域简介
旅游指导与路线
游线1 昭君墓一五塔寺一席力图召一内蒙古博物馆一大召(伊克召)一清真大寺一万部华严经塔(白塔)
游线2 希拉穆仁草原(一日游)
游线3 辉腾希勒草原(一日游)
游线4 呼和浩特一哈素海一美岱召一五当召一包头
印象
乳都
有全国最大的两家乳品企业“蒙牛”和“伊利”撑腰,呼和浩特想不成为“乳都”都难。在市郊区和周边旗县的农村,你随时都能碰到三三两两的奶牛在漫步,浓浓的牛粪味在空气里飘荡。而更让人欣慰和感动的是,每一个见到你的市、区、乡镇领导都会表示,“就呼和浩特奶业在全国的地位而言,我们应该把奶牛养好,我们一定要养好奶牛”。
酒、歌
面对浩渺无际的草原,振臂一呼失去了所有的意义,于是酒、歌成了这个草原游牧民族独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特别是招待远方难得一见的客人,好客的蒙族人民会用哈达托起银碗,唱起祝福的酒歌,殷殷之情也如酒一般炽热,而且会一碗接着一碗,一曲接一曲,绵绵不绝。
准备
气候与游季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呼和浩特的温差极大,一天之内昼夜温差可达到20℃,所以即使是夏季来旅游,也要带长袖衣服。到这里旅游的最佳时间为4~lO月。
节庆
“小年”和“大年”:蒙古民族的传统节日,小年腊月二十三,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草原旅游节:每年7~8月问。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每年在呼和浩特举办一次,8月前后举办。
风俗
做客
进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别挡住北面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门槛上。冬天不要到蒙古包的北侧和西侧乱踩,那里的雪是化水饮用的。
敬茶
在旅游点或到牧民家做客时,主人 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这时得微 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别用左手,会被认为不懂礼节。若不想要茶,用碗边轻碰勺或壶嘴,主人就明白了。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的传统方式,用以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主人敬酒时客人不可推让、拉扯,更不可拒绝喝酒,而应立即接住酒碗或酒杯,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天、地、火神。不会喝也不用勉强,可沾唇示意,以接受主人的盛情。
献哈达
献哈达是蒙古族 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或赞词并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躬身向前,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自己颈上,然后双手合什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呼和浩特特产
购物
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汇集了内蒙古各地的土特产品。
推荐购物
买土特产品,最好的去处是街头的集贸市场,有当地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各色土特产品均可在此一网打尽,且价廉物美。买名特产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纪广场,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厦,或五塔东街的满都拉商贸大厦,那里可买到较正宗的产品。想买有蒙古族特色纪念品的游客可到锡林北路的内蒙古文物总店逛逛。
特别推荐
“山丹”牌提花毛毯和系列绒线、鄂尔多斯羊绒衫、蒙古刀、蒙古地毯、发菜、口磨、呼呼尔(鼻烟壶)、巴林鸡血石、“寿字牌”燕麦片(阴山莜麦)。
居住
在呼和浩特住宿选择范围比较多,除星级宾馆外,也有很多旅馆和招待所,基本设备及卫生条件尚可,价格低廉,是经济实惠的下榻之处。此外,还可以到郊区牧民家中或蒙古包做客借宿。
交通
市内交通
以市区为中心辟有50多条公共汽车线路,通往城区各地。有数千辆出租车,遍及城市公共场所及大街小巷,昼夜服务,起步价为6元,两公里以后1元/公里。呼和浩特不大,15元即可逛完全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