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占地423公顷(林下经营使用权) ,景区不仅是天然的森林氧吧更是长白山植物保库,这里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达98%。林内乔木有红松、落叶松、云杉、柞树、榆树、白桦等;亚乔木有珍贵的红豆杉、北方稀有的山楂海棠、山槐等;藤本植物有圆枣子、狗枣子、五味子等;草本植物有延龄草、龙胆草、还魂草、柴胡等。
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地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距长白山西景区山门仅1500米,在这里您更能感受到长白山的神圣、神奇、神秘。请各位游客随我来,让我们一同了解长白山动植物文化和一个又一个关于人参的美丽传说。
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始建于1967年,前身为长白山露水河林业局珍贵中药材繁育基地。历经40余年的逐渐发展建设,成为一个以野山参培育、采挖、野生动物养殖和生态旅游为主景观,集山川、溪瀑、雾凇、冰雪、野山参文化于一体,以长白山风景和林区文化为特点,涵盖森林探险、野山参种植、野山参采挖体验、文化博览、休闲度假、生态考察、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丰富内容的多功能综合森林旅游基地。
园区设有四个开放式采摘观赏园区、2个封闭繁育区,由于大面积原始森林的遗存以及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使得这里成了长白山野山参、天麻、灵芝、不老草、高山越橘等几十种野生珍贵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生态园科学的栽培方式既不破坏森林植被,又能保持野山参固有的药用功效,通过参与“放山”活动,使游客身临其境的欣赏近乎原始的采参习俗,再现野山参“请参” 的神秘场面,充分体验古老的人参文化魅力
大家都听说过东北三宝的老大-人参,人参又被称为神草、地精,那他为什么被称为神草呢?这就要从人参的长生不死说起。首先人参是草本植物,大家都知道草本植物多是一岁一枯荣的,即便是多年生也没有像人参一样可活千年的,这是第一个不死;第二大家都知道长白山冬天的冻土层会有一点七米到一点八米深,而人参生活在离地表30-40厘米的土层中。零下二三十度的状况下冻结5个多月,到了春天又可以发芽成长,如果换成萝卜和土豆会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这是第二个不死; 第三个不死更为神奇。长白山区的老话常说人参像人,生叶五瓣像人的手掌。二十年生两片叶子叫做二品叶像人的二十弱冠。三十年生三品叶像人的三十而立,此后是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人参六品叶就像人的六十花甲此后不在出七品叶了。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病虫害、野兽、人的侵袭和干扰就会休眠。可能一年也可能十年,等到复苏的那一天,不管此前是四品还是六品叶,都要从回到二品叶,我们称为返老还童一回,而休眠也就是传说人参会跑的原因。
人参,百草之王,中药之首,是关东三宝中的第一宝。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采挖山参称为“放山”。人参根据生长年代分为“三花儿”、“巴掌”(五叶儿)、“二角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五匹叶以上即为大棒槌。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 ,依次称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明榔头市、花公鸡市、红榔头市、扫帚头市、黄落伞市,直到下枯霜为止。
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近千年的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的民间习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早己成为长白山放山人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则,由此产生的信仰、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的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习俗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