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江苏 > 扬州 > 昆山市 > 周庄古镇

【开放时间】08:00-21:00

门票:100.00元 夜游周庄:80.00元

说明:

1、周庄门票含张厅、沈厅、全福寺、古戏台、逸飞之家、南湖秋月园、迷楼、沈万三故居、叶楚伧故居、沈万三水墓、文化街、澄虚道院、蚬江渔唱渔业馆、天富博物馆、周庄博物馆15个景点。

2、留宿周庄的游客,请到售票处旁边的拍照点进行免费拍照,门票有效期将延长3天。

3、夜游票仅限取票当天16:00点后入园游玩,只含张厅、沈厅。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周庄因此成为其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古镇区内河道呈井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镇,在这里拍摄的各种电影和电视剧有四十多部。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的周庄共有十座四百年至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周庄镇已有九百年的历史,镇内河流呈井字型,镇中桥梁很多,其中历史在四百年以上的古桥的就有八九个,明代时这里住着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他个人出资修了南京明城墙的三分之一,沈万三在各地都有许多产业,但是他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的根基。

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水乡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周庄还有一景就是“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船从家中过”是指张厅的院落中间有一条小河“箸泾”流过,在张厅的院子里有一个一丈见方的水池,可以在哪里会船和卸货。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
怪石峪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斑岩象形怪石景观区,中国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怪石峪地理位置示意图(橘色)怪石峪风景区位于新疆博乐市东北约38公里处的中哈边境中国一侧的卡浦牧尕依山谷,以阿拉套山主峰自然分水岭
鹊王庙,俗称神头庙,又名扁鹊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城西21。8公里的神头村。1982年7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
额济纳旗红城子遗址(蒙语乌兰德日布井)位于达来呼布镇南约28公里,是汉代居延属国一个城障。红城系居延塞的一座城鄣。西南有一组烽燧呈直线延伸而去。红城近正方形,长23m,宽22m,上下均以土坯砌筑。鄣门位于南墙东角,筑
崛围山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尖草坪区柴村镇呼延村西,南北走向,海拔1400米左右。南有青峰,北有飞云峰。二峰高峻挺拔,夹一东西走向的深沟,隔沟对峙,势如入山门户。从山顶向下俯视,四周群山如涛似浪,宛转盘旋,形成一个巨
潭溪山旅游区,位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故里东南38公里——淄川太河镇。海拔867米,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景区内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约10万个,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潭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
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坚硬的盐壳所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的荒凉、凶险。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
大同城遗址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约19公里外,由内外两道城墙组成,又名“马圈城”。此城建于唐朝中期,前身是北周宇文邕的大同城旧址,也是隋唐大同城镇和安北都护尉的驻军所在地。唐朝开宝二年(公元734年),此
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龙山中的龙山石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始凿于元代(1271-1368年)初年,由道人宋德芳主持兴建。与云冈、龙门等佛教石窟相比,龙山石窟的规模并不十分大,主要有虚皇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