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湖北 > 黄冈 > 黄梅县 > 龙感湖

龙感湖曾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名字——“雷池”。 “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们常常引用的一句成语,典出东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庾亮是晋明帝皇后的哥哥,明帝死后晋成帝即位。由于晋成帝年幼,庾亮被任命为中书令执掌朝政。东晋自洛阳迁都南京后,为防西夏侵犯,庾亮遣征西将军陶侃镇守武昌(今鄂城),平南将军温峤驻兵寻阳(今黄梅)。寻阳位于武昌与南京之间,为当时控扼吴楚荆扬咽喉之地。温峤驻军于此,既可策卫京师,又可西援陶侃。不过,庾亮对陶侃也不放心。温峤到任不久,庾亮得到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起兵谋反的情报,并没有马上采取果断行动,而是想设计诱骗苏峻到都城建康(今南京)做大司马,然后伺机将其铲除。苏峻接到朝廷的通知后,敏感地觉察到朝廷已对自己的举动有所怀疑,索性先发制人发兵进攻都城建康。温峤得到苏峻谋反的消息后,一方面派人请求庾亮允许他率兵进入建康保卫京都,另一方面号召将士们做好迎战准备。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认为温峤那里的防务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来护卫都城,故写信告诫温峤“无过雷池一步”。由于庾亮错误低估了苏峻叛军的力量,温峤又在江州按兵不动,导致苏峻进攻建康长驱直入,尽管庾亮率军迎战,建康还是陷入了苏峻之手。

   经考证,中国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晋以后的各朝代地图上,明确标明庾亮所说的“雷池”即今日黄梅的龙感湖。湖北省方志编委会所编纂《湖北方志通讯》,中国地名委员会所编《地名工作通讯》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也有同样的结论。

   龙感湖的变迁也证明,它就是古代的大雷池。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江南的鄱阳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泽,统名“彭蠡泽”。三国时代,“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西晋以后,由于泥沙沉积,长江改道,“彭蠡泽”为两部分,长江以南的仍称“彭蠡泽”(今鄱阳湖),长江以北的叫大雷池,这大雷池恰恰就在寻阳(今黄梅)的东面。唐宋元以后,随着湖面的缩小和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渐被各区域性湖名代替。在黄梅境内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内的叫龙湖、官湖等。1955年,中央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正式下文,将龙湖、感湖合并称为“龙感湖”。龙感湖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南侧,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为大别山南麓汇水区,总面积78万亩。

   夏秋之交,我们有幸与龙感湖第一次亲密接触。搭乘一艘汽艇,向湖区深处驶去。几分钟后,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头顶上,蓝天晴朗明净地伸展着。蓝天下,那成熟的芦苇织成了翠绿的屏障,坦荡无垠,纤尘不染。一泓盈盈绿水连着青翠的苇岸,苇岸那边又是绿水盈盈。天光水色,云岚翠微之中,那无尽的绿,那幽邃的美,不由使人性灵沉醉,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汽艇轻捷地滑行着,鱼儿不时地翻出水面,虾子欢快地随浪花跳跃……忽然,眼前的芦荡中,“扑棱”一声飞出一只大鸟,径直冲向云天,紧接着,芦荡中数不清的鸟一齐鸣叫着腾空而起,飞向天空。那众多的鸟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密密麻麻地遮住了半边天。鸟的叫声,有的悠长,有的短促,有的婉转,有的高亢……浑然一体,听起来竟是一曲优美的-在空中回荡。刹那间,我们被这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继之,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噢……噢”地喊叫起来。这喊声和着群鸟的鸣唱,构成人性与自然的和谐呼应,是超然出尘的释放和追求。古人羽化而升仙的感觉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龙感湖是湖北省第五大湖泊,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重要中转站和冬栖地。保护区面积达2.2万公顷,具有水质优良、人为干扰程度小的特点,是湿地水禽越冬的良好栖息地。专家们认为,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游众多淡水湖泊中保持完好、具代表性的湖泊湿地之一。龙感湖白头鹤自然湿地保护区是我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保持最为完好的湖泊湿地,代表性强,生态类型独特,研究和保护该区域的白头鹤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有关专家近20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白头鹤种群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濒危水鸟中数量最大的种群。1987年1月,在龙感湖观测到的数量多达425只,占全球总数的3.3%。专家们在这里还观测到黑鹳、东方白鹳、白鹳、大鸨等珍稀鸟类,同时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和白琵鹭。另外,还发现数百只鸬鹚、鹤鹬、大白鹭及2000多只雁鸭。龙感湖也是全国最大的黑鹳越冬地。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开展的“中国鸟类之乡”评选活动中,共评出12个“鸟类之乡”,龙感湖是湖北省唯一获此称号者。

   龙感湖的美还在于她的生物多样性特征。这里不仅是长江水系重要的鸟类天堂,也是特有的鱼类故乡。分布有短颌鲚、长江银鱼、河北圆口鲴、拟尖头鲌、团头鲂、武昌副沙鳅、紫薄鳅、似刺鳊鮈、亮银鮈、光唇蛇鮈、细体拟鲿、黑尾鱼央等长江水系特有鱼类,还有日本鳗鲡、鳤、鳡等珍贵洄游鱼类。这里植被类型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水生植被生态类型属挺水植物种类有22种、沉水15种、浮叶型7种、漂浮型6种,群落种类有9个,群落中主要优势种为菰、苦草、黑藻、菱、聚草和马来眼子菜。真正是“湖汊交错鱼遨游,水清草美鸟翔集”,“彩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透过龙感湖湿地这一幅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生态黄冈”的美好未来和希望。

   沐浴改革开放春风,雷池古地大放异彩。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湖北省国营龙感湖农场,在1996年成立了“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步入新世纪,龙感湖人利用周边著名的庐山、黄山、天柱山和四祖寺、五祖寺、铁佛寺等名胜古迹以及鄱阳湖、古雷池遗址等自然景观,以建设“湿地保护区、纺织工业区、农业示范区、科技辐射区”为发展思路,正在全面推进二次创业,描绘崭新龙感湖的宏伟蓝图。

   湖面上不时掠过自由嬉戏的天鹅、白鹭、鸳鸯、野鸭、鸬鹚的身影,很难想象这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是烟波浩渺的泽国水乡,曾是兵家千帆百舳交相角逐的战场。先前,龙感湖边的渔民在湖滩和沼泽上栽种意杨,开挖精养鱼池,甚至布下许多“迷魂阵“,虽然开发了水域,但是, 不利于水鸟栖息和湿地保护。近些年来,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湖”等措施,如今, 精养鱼池、“迷魂阵”大幅度减少,渔民纷纷投向商贸领域。

   我们沿湖巡览,夕照下,龙感湖宁静的水面偶尔有一只渔舟驶过。龙感湖不语。她静静地看着湖畔耕作的人、树下闲坐的人、湖边散步的人,以及那些做梦的人。她给闻得到香的人以香,给听得到雨的人以雨,给抓得到风的人以风。

   先贤早有“上善若水”之说,也有“载舟覆舟”之谈。面对浩瀚壮阔的龙感湖,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风云再起时江湖已改,山河依旧处梦里情怀.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西陵峡口风景区位于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离三峡国际机场20公里,与宜昌市火车站相隔5公里,10路旅游专线车直达风景区各景点,交通十分便利。 风景区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142平方公里,素有“三
施耐庵文化园位于兴化新垛镇施家桥东北一百五十米。以施耐庵墓为中心,陵园内陈列有施氏家世表、与施耐庵及其后裔有关的各类文物以及《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资料。其孙述元遵遗愿葬于此。墓地四面环水,墓成圆形土堆,高3.5米,直径
仙山公园,1993年建成。有靖兴寺,右侧为宋名臣祠,祀南宋抗金名臣、醴籍湖湘学派巨子吴猎和皮龙荣、杨大异等人。厅墙嵌有黄自元书“宋名臣祠记”碑刻。祠前有千年古樟。祠右为渌江书院,书院右下首有洗心泉。出书院后门,往右登
王谢古居位于乌衣巷内,该建筑落成于1997年,坐北朝南,东西长50.4米,南北宽19.6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来燕堂、听筝堂和鉴晋楼等部分组成,形制优美,古朴典雅。古居内设有东晋生活起居陈列室、王谢家族变迁史
三江半岛,规划起始点为绵阳市涪江河段东方红大桥,由北至南以三江大坝为终点,芙蓉溪及安昌江部分河段,总长约7.5公里。规划核心区为总面积约5.35平方公里的湖面、三江半岛区域。三江湖由北至南,有机嵌入中心区、游仙区、经
• 漫步于德国风情街,感受昔日“青岛华尔街”的辉煌与韵味。- 地址 -市北区馆陶路-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故居坐落在湖南醴陵市渌江乡福建围村。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坐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有房屋32间,为土木结构的单层庭院式民居。1983年,故居为文物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城北30公里处,随岳高速公路从其东邻穿过,监汉、监仙、监潜公共汽车在此经过。是集古建筑文物游览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周老嘴古镇小街因渡而兴,有五条水系在此交汇,被
绵阳七曲山,位于剑门蜀道南端,东傍巴渝三峡、西邻神奇九寨、南眺峨眉、北倚剑门,距“西部硅谷”绵阳45公里。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现在有员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