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广东 > 梅州 > 大埔县 > 泰安楼

全天

20元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县城龙岗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

  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大门

  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乍一看,眼前一座雄伟的门楼,细一看,这楼门原来是镶嵌在墙上的。据说,这楼的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没有功名不能建门楼,后来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做了个假门楼。

  楼中楼

  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书“祖功宗德”,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两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楼的两侧各有一座书斋,是供读书求学的场所,楼内右侧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可口,现仍可饮用。

  兴建泰安楼时有个有趣的故事,楼主人蓝少垣在该楼工程进到第三层时,他把办公地点也搬到二层的一间房子里,规定凡前来领工资的工人,都要手提两块砖到三楼后才来领工资。那时候的工资是每日清算,结果就这样节省了建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楼主人的精明智慧。据说泰安楼的蓝姓祖公极为节俭,原计划在楼右侧也建一个同样的方石楼,构成鸳鸯楼,后因意外早亡,计划没有实现,成为现在的单片楼,实为遗憾。

  客家民俗风情博览馆

  泰安楼一楼布置了客家发展史,客家人生产、生活用具,客家服饰,节庆活动用具展区,详细地记载了千年来大埔客家人的发展、生产、生活情况;二楼为大埔名人展区、将军书画展区。整座建筑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大埔客家人情风貌。泰安楼历史悠久,规模雄伟、粗犷,布局合理、科学,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2000年底,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此楼考察后,认为该楼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历史人文博物馆”,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现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乔家大院作为晋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研 究古代民居的活标本。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四堂一园”包括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和乔家花园。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是以明
张乐平(1910-1992),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海塘乡黄庵头村张家门,是中国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在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以漫画为主的美术作品,他创作的漫画形象“三毛”家喻户晓,名播海外。他的整个创作从一个
林伯渠故居坐落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1986年成立故居纪念馆管理机构,行使“管理保护、社会教育、开发利用”的工作职能,兼负故居景区的发展建设任务。经过1986年林伯渠诞辰100周年、2006年林
刘公岛,为山东省威海市海上的天然屏障,在国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在岛上设电报局、水师学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
大屿山天坛大佛
夷望溪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夷望溪镇,发源于桃源、安化、沅陵三县交界的岭凤尖,群山环绕,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地广人稀、景色秀美。夷望溪,又称怡望溪,有望之心怡的意思,乍听起来,似乎是一道被世间所遗忘的山间流水。的确,
孟姜女贞烈祠是为纪念孟姜女所建,地处湖南省澧县境内,位于澧县县城以东15千米的嘉山良种场内,所处位置山清水秀。有头门大殿、登祠台等建筑1000平方米,贞烈祠有阴刻楷书碑文“孟姜故宅”。1954年,孟姜女贞烈祠毁于大火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