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福建 > 宁德 > 屏南县 > 鸳鸯溪

08:00-18:00

78元

白水洋

白水洋,又名仙耙溪为鸳鸯溪四大奇现之一, 是鸳鸯溪上游景区。 其三大水上万米广场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系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 故被称为“天下绝景”。 白水洋平坦的岩石河床为一石而就 ,净无沙砾。三大广场最大的面积近4万平方米,最宽阔处达150米, 河床布水均匀, 水深没踝, 阳光下波光粼粼,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洋上可骑自行车,可驶汽车。有宽近百米的折水弧瀑,有近百米的水上滑道, 赤身冲浪不伤肌肤 ,下与燕潭沙滩相连,既是天然的冲浪场所,又是天然的水上游乐场。县上每年八月份均在此处举粉2万人参与的群众水上运动会,热闹场面更是妙极。白水洋两岸五老峰,观音岩相对峭岩平洋反差强烈,景区厅美,景区中还有石笋岩(又称纱帽岩)。洞潭峡瀑、猴王远眺,双仙下凡,槽潭雄潭,双乳潭,仙鲤朝天(站岗台),巨象迎宾等景。[2] 

齐天大圣洞

齐天大圣洞,位于白水洋下游,石洞高大宽阔,洞内岩牙磷峋,洞前沙滩广阔,溪中区石林立。清同治十年(1872年)十二月,村民修造神位,上刻“玉封上洞齐天大圣王合殿”,后庙毁,仅留石柱及石旗杆,洞旁河碉群中有石级影慈母心,情人影。[2] 

百丈漈水帘洞

百丈漈水帘洞,位于鸳鸯溪中段宜洋景区,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清朝宜洋武举张朝升题曰“际水成烟”。因洞 前潭布高过150米,宽20余米,气势恢宏,被列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丰水时,它仅一重瀑布,枯水时可分解为三重瀑布,曲折有致。其特点是瀑而宽,落差大,移距远径流量足且不半山腰,可容纳百余人。游人从侧面进洞身不淋湿,似游龙宫。瀑旁有神色龟怀神蝰二石和黑猩截瀑等景与之相衬,石刻似“啊”非“啊”,可读为“啊,百丈际河山壮观非凡”10字,构思奇巧。[2] 

如来观音同驾雾

从大白岩顶保护区入口处望鸳鸯溪下游,可见一峰恰似如来高卧巨像,合掌抵颜,锁住溪谷,其上侧有一尘岩,酷似观音盘膝于莲花座上,二景单称分别为如来高卧,观音移莲。早起“看如来观音同驾雾”,是时云海横遮于山腰之下,柔柔腾涌,恰似如来观音驱云轻雾冉冉而来,路边两株百年古松刺破雾海,别具神韵。福建省政协书画家考察团认为可与黄山云海相媲美,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2] 

鼎潭仙宴谷

位于鸳鸯溪中段大白岩下 , 为鸳鸯溪四大奇 观之一 , 被 称为“全立体景观”、“大环幕风光电影”、“中国仅有,世界少有”。峡谷中四潭如巨鼎相连,间有“烟道”相通,俗称鼎潭串珠。潭中碧水沸腾,玉液翻卷,如沸锅一般,水雾弥漫,朴扑有声。谷中岩床光滑、巨石林立、峭壁相夹、月门洞开、高瀑飞泻、险洞高悬、清风习习、气势恢宏,是鸳鸯最喜欢游玩的地方。谷中景点还有佛手岩、侧脸观音、老顽童、弥勒岩、猴王照影、娘娘御座、娘娘浴迹、骆驼岩、鸳鸯岩、群蛇岩、浮雕群像、美 满窝、仙女瀑、中流蛙石、龟压蛇岩、海豚顶球、仙鲸载客(仙戏台)、花脸熊猫等。[2] 

情岭

为连接鼎潭仙宴谷至大折岩顶的长岭 ,中有石阶1200余级 ,从大折岩与极目岩缝中岩竖栏而上,设钢梯两架。[2] 

虎嘴岩

又名马贼寨,位于情岭中下部,洞内常有猕猴过夜,可容百许人乘凉,洞内有猴王石、猴攀洞,洞对面有弥勒峰、佛镇牛魔、佛降八戒、佛伏猴王、游龙瀑(又名飘虹瀑)等景,可俯瞰鸳橱潭全貌,是观看鸳鸯戏水的好地方。[2] 

大白岩

位于鸳鸯中段,白岩溪由此得名。巨岩从河边拔地而起,相对高差600多米,数岩并立,气势雄伟,春花秋枫杂于岩缝,具国画大写意意境。岩间有猴王头、山压猴王、岩夹八戒、棘胸蛙洞等景,岩顶建有三层琉璃瓦彩亭“摩天仙阁”,为鸳鸯溪第一座风景亭。[2] 

六角岩

位于溪中段九重漈电站上游,岩高百丈,岩体为黑折相间以折为主的条形风化岩,风化整齐规划,下凹上凸,层层相叠,有如冰棱倒挂,阳光照射,炫人眼目。岩上游 长潭,下游九曲潭。[2] 

鸳鸯瀑

又名大王瀑,位于宜洋村水尾大王庙下,瀑边有百年柳杉与楮木枝结连理,称为鸳鸯树。[2] 

喇叭瀑

位于鸳鸯溪保护区入口处,瀑下岩柱酷像一个大喇叭,喇叭嘴上岩面光滑,曲折有致。[2] 

刀鞘潭

位于鸳鸯溪中游古松岭下,为狮坪景区一日游 的返程点,潭两 侧巨岩如刀削斧劈,长潭从中穿过,形如刀鞘 ,是鸳鸯常嬉游的深潭。潭头有平岩广滩,可供数百人游乐。[2] 

狮坪

位于鼎潭仙宴谷上游,是一个巨大的沙滩巨石河谷,谷中有仙浴潭、印潭、七仙女岩、双狮依偎、双龙抢珠、佛捧猴等景。为鸳鸯最集中和猕猴活动最频繁的地带之一。[2] 

瓮潭

位于鼎潭仙宴谷下游 , 潭宽水深,沙滩、卵石滩相间,岸边有望鸳台、猴嬉滩、神晰蜴,潭头有小巫峡、水上一线天,潭中有小七玲珑的玉兔佛首石。瓮潭为鸳鸯溪最早开发的景点和观鸳鸯的水潭。[2] 

仓潭雄瀑

位于瓮潭下游与仓潭相接处,鸳鸯溪水至此被瓮潭后的双鳖石逼入仅十米许宽的溪口,倾泻而下,声势浩大。潭边岩滩平坦宽阔,有石帐篷、瘌蛤蟆斜眼看鸳鸯等景。此谷亦被誉为全立体景观,是鸳鸯溪上像率最高的景点。[2] 

青蝶瀑

位于仓潭尾边,瀑高百米,为跌落式瀑布,瀑中有“猴王洗浴”一景,又名隐俗佛,瀑对面为巨象岩,瀑下巨石林立,建 有小水泥桥,常见小彩虹。[2] 

仙人桥

位于仓潭下游 ,古为独木桥,1986年建石拱桥,桥两岸为县崖峭壁,离水面30余米,桥下鹰潭深不可测,有仙石带、戒舌石、仙叠被、鳄鱼哀鸣等景。

双月宫

位于通往仙人桥的小路边,系两个圆月形浅洞,上洞另有通天洞可通山梁,并刻有鸳鸯娘娘神位。洞对岸有一线瀑、象岩等景。

九扎龙洞

位于仙人桥下游,洞狭深,洞前河床开阔,潭深岩滑,巨石如林,两风岸峭壁林立,石柱擎天。

友谊桥

位于叉溪,谷名叉溪桥,由屏南、周宁两县于1969年9月共建,故名。为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下游区界桥。

太堡楼

位于友谊桥下游 ,为鸳鸯溪下游 景区,以数千亩原始次生林和河谷景观为主要旅游内容。

仙峰顶

位于水竹洋村后,为鸳鸯溪风景区第二高峰。仙峰顶景区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

刘公岩

位于仙峰顶下,有“小太姥”之称。整痤央体光无草木,如涂乌墨,一年四季常为云雾缭绕,岩间间公洞四室相连,陡峭难攀。

八仙天杉王

位于双溪镇考溪村边,共8株大柳杉,其中最大一株胸围8.5米,高46米,材积61立方米。

北岩牡丹

双溪北岩寺牡丹系清朝武举 、 台湾守备薛文潮从洛阳带回种植,花大如盘,有深红、浅红两色,除夕浇酒,来年花开倍红,香气弥冽,闻名县内外。福州陈恭甫《万青堂文集》序:“牡丹由洛阳曹州,以屏南为最。”知县符兆纶诗曰:“一花一世界,一花一楼台”。桐城张开禧题北岩寺牡丹有“此去看花应有约,再来调水欲分符”之句。因其花移栽成活极少,仅东门宋宅和北门周家至今沿存。

考溪瀑布群

位于考溪村周围,若逢大雨,群瀑飞鸣,十分壮观。面百丈漈下水潭更有罕见的娃娃鱼。

石老厝

位于砻壁岭,一岩突出形成半洞石厝,可容纳数百人。洞下有庙,旧志载洞内多溶洞,今久未寻。

擎天柱

位于砻壁岭石老厝对面山谷,石柱独立谷间,高百许米,旁边另有2柱,尖而略低。三柱鼎产,为一景观。

鸳鸯湖

又名甜泉水库,位于双溪镇 边,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湖面面积5000余亩,背景为美女峰,状若美女仰卧湖面沐浴。以湖光、小岛、鸳鸯、野鸭群及附近的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人文景观为特色。

文笔峰

又名香炉峰,为鸳鸯湖边最高峰,于峰顶极目望眺,峰下瑞光塔、古战壕、古地堡等古迹及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卧牛岛

位于鸳鸯湖中, 将湖一分为二,岛面积300多亩,曲折有致,顶上亦有悬崖峭壁。

湖心岛

位于鸳鸯湖中心,与卧牛岛相望,岛低而小,近于圆形。

甜泉

又名惠民泉,传为知县沈钟所掘,泉水特别清甜,大旱不竭,甜泉水库亦因而得名。

满里瀑布

位于双溪镇北,山形酷似笔架,高而险。

翠屏峰

位于双溪镇北,峰岩似屏风横排。旧志载,卜吉于双溪之汇,屏山之南建立县治,故称屏南。

笔架山

位于双溪镇北,山形酷似笔架,高而险。

披袈长老、罗汉石

位于圪头村省道安嵩公路边,形似石人,从不同角度可看到按膝坐禅和披袈迎风两种姿态,实则头顶有二石如桃。

北岩寺

又叫下院,位于双溪镇东1公里许。宋雍熙元年(1984年)甲申岁僧觉海始建,后毁。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建,光绪三十年(1904年)僧地慧续修,金身重塑,初具规模,闻名相邻诸县。1982年10月,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之题匾。寺中砂清天花板举、台湾守备薛文潮带回洛阳牡丹闻名县内外。寺周围有狮峰、虎洞、松桥竹阁、藤岩、莲沼、鲸山、龙涧诸胜景。民国时期县长方日中尤好北岩册水,于寺右小溪岩上建 “栖岩亭”,又于溪流刻巨石曰“洗心岩”,整修小溪供游人游泳洗澡,极一时之盛,历代咏北岩诗作甚多。[2] 

灵岩寺

灵岩寺,又叫上院,在北岩寺上。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僧古月建,其间数经兴废。“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 毁,寺庙毁坏严重。1989年,由群众集资重修庙宇,重塑金身,并举行开光仪式。[2] 

四季杜鹃花

位于棠口乡龙源村口,树高3余米,树冠直径5米余,七枝丛生,树干多苔藓,树龄400年以上。经派人观察,每年7月份无花,专家认为系珍贵的锦绣杜鹃变种,80年代中期多家报刊电视宣传。 [2]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中华孔雀苑位于嘉峪关市嘉黄公路南侧50米的AAAA级主题公园/生态景区西接“天下雄关”嘉峪关,毗邻“西部八达岭”悬壁长城,国内最大的蓝孔雀主题公园“中华孔雀苑”,已成为丝绸之路和嘉峪关旅游的亮点和精品景区。这座占地2
赊店古城,位于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古城始建于东汉,兴盛于明朝两代,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中俄茶道的水陆中转站,这里曾经也是中国重要的商业重镇。如今的赊店古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这里有明清时代遗留至今的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
新繁东湖系唐代宰相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主持开凿的古典园林,为我国现存两处唐代园林遗址之一,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水面约占三分之一 。园林历经宋、明、清多次修缮,现存怀李堂、瑞莲阁等20余处清代建筑,完整保留了亭台
骊靬古城,又名“犁靬古城”,位于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今焦家庄乡者来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36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筑以
太昊伏羲陵,也就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周口市淮阳县城以北1.5公里处,因为伏羲(也就是太昊)是被公认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时期,如今游客所见的景区内建筑,历史较悠久的是明代所建。太昊伏羲陵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以后,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
望江楼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300号九眼桥锦江南岸,九眼桥东南,府河西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年—831年)旧居,全园面积188亩,分为文物保护区(39亩)和园林开放区(149亩)。望江楼古建筑群
云雾山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北部泡桐店境内,是国家AAAAA级景区,总面积25平方千米。云雾山重峦叠嶂、气势雄伟,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木兰云雾山凭借万亩野生杜鹃花成为黄陂区极具吸引力的赏花名片,也成为武汉
 长寿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处摩天岭脚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来,村民少病绝癌,世代长寿,寿命均在85岁以上,故称"长寿村"。长寿村乃洺河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河北武安国家地质公园、青崖寨省级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