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重庆 > 奉节县 > 白帝城

开放时间:06:30-18:00

门票:120.00元(含古象馆门票、渡船)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自称蜀王,并在此屯兵积粮。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有帝王之心。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自称白帝(25年),遂于此建都,所建城池紫阳城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白帝城毁于战火.如今,城墙遗迹仍清晰可见。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后人为怀念他,在白帝山上建庙,立其像祭祀,故称“白帝庙”。白帝庙坐落在瞿塘峡口的白帝山上。远远望去,红墙显影,树木葱郁,楼台亭阁点缀其问。朝霞如锦、彩云缭绕之时,更有仙山琼阁之美。

明正德八年(1513年),四川巡抚林浚毁公孙述像,另祭祀江神、土地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功祠”。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川安抚司副使张俭又毁“三功祠”,改塑刘备、诸葛亮像,更名“义正祠”,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

清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白帝庙,形成如今的格局。

白帝庙

如今的白帝城,广义上即指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明良殿为嘉靖十二年(1533年)建,系庙内主要建筑,内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塑像。武侯祠内供诸葛亮祖孙三代像。祠前的观星亭,传说是诸葛亮夜观星象的地方。明良殿和武侯祠左右两侧藏有各代名碑。庙内还有文物陈列室、诗史堂,陈列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和古今名家的书画。这些古建筑和文物珍品,使白帝城更为增色。

白帝庙内,历代的诗文碑刻和文物甚多。其中有著名的东周时期巴蜀柳叶铜剑、汉 晋时期的瞿塘峡悬棺遗物和隋唐以来73块书画碑刻、陶器和青铜摇钱树等,及历代文物1000余件,古今名家书画100余幅,其中“竹叶字碑”诗画合一,风格独特;“三王碑”镌凤凰、牡丹、梧桐,精美华丽,堪称瑰宝。东、西两处碑林,陈列着70多块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最引人注目。

托孤堂

《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在败于彝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明良殿

这座巍峨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殿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色塑像。明良殿内最初是公孙述的塑像,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而建。因为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开,为刘备像所代替,庙内还有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

在文革期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的塑像均被破坏,将他们的头部砍掉。而四个小太监却保存完好,因为他们认为小太监也是属于被剥削阶级。故文革后明良殿经过重修,人们看到的明良殿内除了四个小太监有脖子以外,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四人均没有脖子了。[2] 

武侯祠

位于明良殿西侧。祠中供奉诸葛亮及其子孙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彩色塑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一子一孙也是贤臣,为蜀国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

诸葛亮是刘备死后蜀国的实际执政者,曾被封为武乡侯。他治蜀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斐然。

观星亭

位于武侯祠之前。观星亭共有6角12柱,翘角飞檐,气度不凡。底层由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窝居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雕刻精细,独具特色。

碑林

东、西碑林分别位于明很殿与武侯祠两侧。这里荟萃了从隋代至清代的70多块碑刻,那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埤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块隋碑,距今已有1300余年。一是《龙公山墓志》,一是金轮寺舍利塔碑。在东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风格独特,堪称瑰宝。东碑林的碑石上被清代人刻上了:“同治九年六月十九日,大水为灾,高于城五丈”的字样,从观星亭而成为珍贵的水文资料。埤林中还有一块刻着清康熙帝御笔的诗碑,这是康熙书写的一首唐诗,是赐给一位告老还乡的清官——监察御史傅作楫的。诗文是:“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何处,涧水浮来落花”。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达州凤凰山位于达州城北,是“元九登高节”主要场所,因其山势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得名。这里林木青葱,空气清新,有红军亭、元稹纪念馆、六相广场、拜月台等景点。凤凰山海拔近800米,爬到山顶需要2小时左右,沿途可以领略浓厚的
高邮盂城驿现为世界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是
诸葛古镇诸葛古镇景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亩,集古迹参观、民居展示、实景演出、民俗餐饮、儿童娱乐、亲水休闲等多种业态为一体。诸葛古镇以弘扬三国文化、传承诸葛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一祠敬诸葛、一镇品三国”的文化主题园区。景
龙女沟旅游村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的四荣乡境内,座落在海拔2086米的元宝山西南面,638县道贯穿其间,从融水县城行车47公里即达。  龙女沟旅游村是个古老的新苗寨。龙女沟苗家先祖于400年前从湖南迁落居如今风景秀丽
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 ,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国家5A级风景区。两岸景观独具特色,集"雄、秀、险、奇"于一体。现已开发利 用四个峡段:龙昌峡、鹦鹉峡、绵竹峡、
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安岳县是目前中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目前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00处,造像10万余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宋代造
涟源市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涟源市南部,为天龙山的主体(当地人俗称龙山),于1992 年被湖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为9286 . 12 公顷,公园因山体庞大浑厚,山势高峻挺拔,山形伸展如龙而得名,最高
平江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汉昌街道书院社区原天岳书院,现平江县第一中学校区内。该馆属于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于2007年正式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1928年6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五
大观楼近华浦大观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大观楼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大观楼旁孙髯翁石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
白马关,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剑南蜀道上五关之最后一关,地处交通要塞,是三国蜀汉政权五十年兴亡佐证地,自古为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白马关景区隶属四川省罗江县,地处成德绵经济圈中心地带,南距德阳15公里,